查看完整版本: [藝術][台灣布袋戲表演藝術之美][吳明德]
頁: [1]

a158tw 發表於 2019-9-26 07:52 PM

[藝術][台灣布袋戲表演藝術之美][吳明德]

本帖最後由 CHSII 於 2019-9-27 09:00 PM 編輯

https://www.books.com.tw/products/0010306205

https://a476.static-file.com:8000/data/attachment/forum/201203/10/1735070zqiq1zh1zzxhxbb.jpg

【書本類型】:藝術
【書名】:台灣布袋戲表演藝術之美
【作者】:吳明德
【內容】:

  布袋戲自清朝中葉由中國漳、泉一帶傳入台灣之後,經過百多年來的發展,已經成為一種獨特的文化,甚至可以說是台灣在地文化的驕傲,也是台灣人民的集體記憶之一。台灣布袋戲裡面有文學、哲理、說書、雕刻、刺繡、繪畫、音樂、戲劇等各種表演元素,可謂「八紘寰宇匯集一藝」,簡直是「采眾美以成芳,集群葩以成秀」的表演藝術。

  為了解此一台灣民間最生猛獨特的表演藝術,本書除了探討布袋戲此一名稱及其劇種形成由來之外,另深入考索台灣布袋戲的各期發展關鍵,以了解其沿革始末與後續影響;並以「小西園掌中戲」、「霹靂布袋戲」為主要例證,剖析古典與金光布袋戲的特殊表演美學特質,讓讀者瞭解二者美感差異之所在,並因而領略台灣布袋戲的表演藝術之美。

【讀後感想】:

  十指搬弄百萬兵,搖動古今千事由。456年級的我們受布袋戲演出思想影響鉅深,原因無尤,當年電影電視尚未普及,能有俠義恩仇吟詩答對又有激昂配樂,當年四大團李天祿「亦宛然」,許天扶「小西園」,鍾五「新興閣」和黃海岱「五洲園」,揮舞奇思動江湖,倏燦晦冥起風雨,非布袋戲莫屬。

  看似尋常最奇崛,成如容易卻艱辛。早起由南、北管籠底戲,古冊戲,劍俠戲到自編金剛(光)戲,金剛或金光,武俠有金剛不壞之體,出自《涅槃經.金剛身品》:「如來身者,是常住身,不可壞身,金剛之身。」布袋戲大師黃俊雄,主角道行高深,修行百年,練成達摩金剛體,出場光影罩身,金光閃閃瑞氣千條,後口耳相傳,重於主角出場外在金光煙霞迷漫,輕於角色內在修為金剛體,習慣金光霹靂。

  五音比而成韶夏,五色雜而成黼黻。藝術離不開技術,但是一旦技術已經溶化在劇情之中,人物身上,技術便成為色彩斑爛的藝術。相較於歌仔戲的陰柔纏綿,布袋戲去的是陽剛武鬥的路線,而決定鬥爭勝負的主要因素則是雙方自我武功(能力)高低,靠自己能力來決定自己命運,這在一個等級森嚴戒律繁多的社會裡,無疑是激動人心的。

  排戲先生,布袋戲獨特文化,介於編劇與導演之間定位,他不編不導沒有實質權力卻能編能導為戲本劃出一線生機,主要塑造出劇中人的性格和劇情遲疑、緊張、高潮、埋伏下衝突劇情,提昇演師的「戰鬥指數」和增加「表演能量」,讓觀眾達到「至樂」。


...<div class='locked'><em>瀏覽完整內容,請先 <a href='member.php?mod=register'>註冊</a> 或 <a href='javascript:;' onclick="lsSubmit()">登入會員</a></em></div><div></div>

生瘤紅菜頭 發表於 2019-9-27 08:52 PM

我覺得我們這個年代的孩子都算蠻幸福的,因為在我小的時候,我還有機會跟著外婆一起手牽著手走去看歌仔戲還有布袋戲,那種畫面真的非常令人難忘,但這種本地文化已逐漸消失了。新的面貌與嶄新的故事仍舊繼續。

a158tw 發表於 2019-9-29 10:35 PM

生瘤紅菜頭 發表於 2019-9-27 08:52 PM static/image/common/back.gif
我覺得我們這個年代的孩子都算蠻幸福的,因為在我小的時候,我還有機會跟著外婆一起手牽著手走去看歌仔戲還 ...

真正影響我們最深是布袋戲搬上電視演出,也就是黃俊雄金剛(光)布袋戲,管路音樂奏下去,兩雄廝殺就一定要鬥得你死我活分出勝負高低,不歸路不歸路造就多少英雄同時也葬送多少豪傑,王者梟雄,任誰也不例外,荒野大鏢客系列配樂,至今仍深深感動。...<div class='locked'><em>瀏覽完整內容,請先 <a href='member.php?mod=register'>註冊</a> 或 <a href='javascript:;' onclick="lsSubmit()">登入會員</a></em></div>

goodbyemy 發表於 2019-11-19 11:54 AM

布袋戲,的確是值得保存的傳統文化
但在”市場”的考量下,卻也感覺變的愈來愈商業化
偶愈來愈美,聲光愈來愈好,但卻也尋不回那單純的感動
頁: [1]